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3日在通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通江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谭青松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通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的工作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应对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推进经济逐季回升,实现了发展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4.04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4亿元、增长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567元、14313元,分别增长6.5%、9.0%。
一是闻令而动抗击新冠疫情。面对疫情汹汹来袭,县人民政府坚定扛牢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责任担当,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第一时间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部署,全面打响全域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设置防控检测点、服务网点700余个,落实集中医学观察点5个、定点医疗机构1家,在最短时间内阻击疫情扩散,5例确诊病例治愈“清零”,实现患者零死亡、境外病例零输入。自去年3月14日调整为低风险区以来,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实现零反弹。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全县5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2万多名基层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80万通江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合力筑就了护卫生命、护航发展的坚强屏障。
二是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集中全县力量,精准施策、一鼓作气,全面打响脱贫攻坚决胜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统筹推进对标达标和成果巩固,逐项推进“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深入实施“百日攻坚”“问题清零”行动,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专项扶贫,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国工商银行定点扶贫,电商扶贫案例入选《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典型案例》。剩余529户1354名贫困人口全部通过脱贫验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清零,高质量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通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1人1企分别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
三是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决策部署,实施重点项目184个,完成年度投资198.1亿元。以主力军之干担当全市交通建设主战场之责,打好第三轮交通大会战,米仓大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交通专项改善项目纳入交通强国试点,小魏路、通洗路完成改造提升,春在隧道、东方广场大桥竣工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604公里。环高明湖经济带即将完工,高明湖、谭家河焕然一新。湾潭河水库枢纽基本完工,二郎庙、方田坝水库通过蓄水验收,开工建设仓库湾水库,青峪口水库可研报告获水利部批复并列入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天然气新钻井5口,新建电网244.3千米,工业园、长坪镇35KV变电站建成投运。一批重点项目全面铺开,夯实了通江振兴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是久久为功培育现代产业。聚焦通江银耳(食用菌)、茶叶、青花椒、生态养殖等七大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基地、做优品质、擦亮品牌。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万亩,新植通江银耳(食用菌)3.5亿袋,出栏生猪70.3万头;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粮油产量突破50万吨。获批通江银耳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列入省级园区培育,“诺水大米”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发展,康源油脂、巴山麻王技改和润鼎生物菌肥生产线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创建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围绕旅游、康养、商贸物流等领域,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4亿元;新(改)建乡镇农贸市场5个,发展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0个,电商销售额达10亿元、增长15.3%;县域金融机构存贷规模达373.29亿元,中国银行入驻通江;扎实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全年接待游客6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亿元。
五是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至上,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办好省30件、市1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优待抚恤、低保兜底、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孤儿关爱等惠民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1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10万元。通江中学高明校区、高明小学及幼儿园等项目积极推进,新场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控辍保学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县医院精神病区、新区医院门诊医技楼竣工投用,县妇幼保健院高明院区第一住院楼主体完工。铁佛、板桥口、空山场镇集中供水和瓦室场镇供水提升工程建成投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90次,改造村文化室157个,建成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2个。扎实推进9项风险防控工作,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深入开展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积极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空气质量优良天率达95.4%,通江生态本底持续巩固。
六是多措并举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完成乡镇行政区划、村级建制和村(居)民小组调整改革,全县乡镇由49个调整至33个(含1个街道办事处)、减幅32.65%,行政村由524个调整至324个、减幅38.17%,村(居)民小组由3299个调整至1912个、减幅42.04%。纵深推进农村“三权”分置和供销综合改革,完成村(社区)清产核资、股权量化等工作,创新开展“三社”融合试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布县级“一件事”清单87项、公共服务事项344项。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立项国、省科技项目9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荣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积极争取、稳妥实施财政部化债试点县政策,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取得实质性成效。成立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县基层治理协商民主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新乡贤作用,构建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全社会协同治理新格局。
在抓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统筹联动,推动政府系统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效能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5件、政协委员提案105件,满意率100%。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一年,全县上下经历多重挑战,用拼搏获得成功,用奋斗赢得尊严,值得我们铭记。这一年,我们攻坚克难、分兵突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脱贫攻坚高质量交卷,巴万高速全线通车,诺水大道一级路开工建设,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刷新高速公路建设“四川速度”,通江人民祖祖辈辈的“脱贫梦”“交通梦”梦想成真,通江发展格局发生深刻改变。这一年,我们连续作战、不胜不休,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整体提升获省委、省政府批准并加快推进,四川省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隆重举行,成功承办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中国县域电商发展论坛,通江对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一年,我们积极作为、乘势而上,获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再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荣获全省优质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创建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卫生乡镇2个和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4个,成功入围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通江加快发展站上新的起点。
同时,去年县人民政府承诺督办的3件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建成涪阳镇中心小学、东方广场大桥、县妇幼保健院高明院区住院楼。但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56件事项,完成343件,未完成13件。其中,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深入分析,这既有疫情冲击影响、宏观政策调整的原因,也有主观努力不够、应对措施不力的问题。属于主观原因的,我们一定深刻反思,逐项增添措施、认真整改完善,努力干好今年各项工作。
二、“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解放思想、追赶跨越、绿色崛起、同步小康”的思路,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通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第一要务,夺取经济发展新成效。这五年,通江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47倍,五年里年均增长5.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十二五”末的1.22倍,年均增长4.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5倍、1.6倍,年均分别增长8.5%、9.8%。“十三五”时期,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6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倍;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42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1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75倍。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先后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获得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称号,夺得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杯”,通江银耳(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特色产业年产值分别达15亿元、2.5亿元、11亿元,畜牧业、水产业、果蔬产业年产值分别达29.36亿元、3.8亿元、10亿元。工业园区创建为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5+1”特色产业园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3万家、限上商贸流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99家,认定国家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7件。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成全市首个电商学院。巴山剪纸、蜀绣非遗扶贫工坊获评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成功创建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唱歌石林、空山天盆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6个,入列省级旅游强县、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省级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县,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28%。
五年来,我们扛牢时代责任,打好县域三大攻坚战。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累计投入200亿元,实施项目6856个,新(改)建通村硬化路3100公里、各类村级供水工程3012处、城乡电网3420千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万户、危房改造62492户、地灾避险搬迁2480户、土地增减挂钩7206户,改(扩)建乡村标准中心校90所、村卫生室324个。15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减贫11.36万人,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2020年国家扶贫标准线,由2014年的2395元提高至2020年的9503元、年均增长25.8%。“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乡三有”“村五有”“户六有”全面达标。李国芝脱贫攻坚事迹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持续巩固生态优势,完成整改中央、省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72个,地表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3座、垃圾处理厂7座,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增长2.79个百分点。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乱象治理切实加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地质灾害防治实现“零伤亡”,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等领域风险稳定可控。
五年来,我们突出交通先行,催生基础格局大变化。以实施第三轮交通大会战为契机,上马开工一系列重大项目,正深刻改变通江区位条件、发展位势和城乡面貌。农村公路规划里程新增4713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县乡道路265公里,两条高速、两条一级路过境县域,外快内畅的交通路网加快构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县城轿房街、文庙街、滨河路改造全面完成,高明大道、壁州大道、壁山森林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积极完善石牛嘴新区功能,加快推进高明新区建设,县城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市民尊严感、幸福感日益增强。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建中心村15个、幸福美丽新村50个、聚居点430个。大力改善水利设施条件,2座中型水库基本建成,实施“五小”水利工程1306处,竣工沿河场镇堤防工程11公里,建成县城锦江花园、杨柏檬子嘴河道闸坝。天然气开发钻井21口,年产量达1.09亿方。以220千伏、110千伏为骨架的电网全面建成。行政村4G网络、有线宽带全覆盖,开通5G基站83座。全域现代基础格局加快形成。
五年来,我们聚焦民生关切,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一年接续一年办好民生实事。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惠民资金2.74亿元,建成优质民办学校超前外国语实验学校,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03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新建县妇幼保健院高明院区、县人民医院精神病区和6个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被评为三级乙等卫生医疗机构,积极兑现医疗保障政策,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农民工就近就业2.1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34.5万人、58.9万人;新建保障性住房608套,棚户区改造6099户。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工程,发放生态惠民资金8.18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4735名。通江连续4轮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国防动员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以及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防震减灾、科普、气象、档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红十字会、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进步。
五年来,我们积极转变职能,推动自身建设上台阶。充分发挥政府系统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政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各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整治“四风”问题,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和合法性审查要求刚性落实,政务督察规范高效,精文简会成果持续巩固。全面压减一般性预算支出,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群众监督,政府治理效能和公信力大幅提升。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通江发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得益于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举旗定向、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回顾走过的历程,一次次栉风沐雨、一次次破难攻关、一次次赢得胜利,都凝聚着各行各业和80万通江人民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力量,这是我们无惧风雨、矢志向前的坚厚底气!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勤劳智慧的通江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通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持续支持通江的省、市帮扶单位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浙江丽水市遂昌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通江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稳定经济增长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全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科技支撑乏力,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缺链断链的问题比较突出,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政府系统决策执行力有待加强,思想解放程度还有差距,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政府系统作风建设还有不少短板,一些干部激情减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和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以案促改、警钟长鸣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对此,我们一定积极面对、勇于担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奋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待!
三、“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通江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的关键五年。根据县委《关于制定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组织编制了《通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明确了“一区三地、红色通江”的发展定位。立足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努力把通江建设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擦亮红色品牌,厚植红色底蕴,浓厚红色氛围。这一定位,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省委彭清华书记来通江调研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对县委“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实化、细化、具体化,以及对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目标定位在新发展阶段的丰富和完善。
《纲要(草案)》提出了“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奋斗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通江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社会文明、生态建设、民生福祉、改革开放和社会治理8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并量化为5个大类24项主要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6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领域;约束性指标8项,主要集中在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领域。这些目标指标,综合考虑了发展形势、阶段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既蕴含速度要求、又彰显质量取向,统筹了短期与长远,兼顾了现实需要与发展可能,顺应通江发展要求和全县人民期待。
《纲要(草案)》部署了“十四五”时期重要任务。主要包括10大板块:一是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四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五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六是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渠江上游生态屏障;七是积极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八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老区振兴发展动力活力;九是深入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通江;十是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推动规划落地落实。
《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后,将是通江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遵循,是各类专项规划的总纲,其生命力在于执行。推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落地落实,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坚定不移突出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在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建设新征程。二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紧扣“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三色共融、四轮驱动”战略,发挥红色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三要坚定不移抢抓机遇争取政策支持,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出台等重大机遇,大力争取各项政策、项目支持,奋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四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不断激活发展动力活力。五要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筑牢民生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最大的民生关切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努力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全县上下奋发努力、激流勇进,共同朝着既定目标坚毅前行。我们坚信,只要锚定目标、开拓进取,义无反顾奔向前方,《纲要(草案)》规划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四、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全县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市委县委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六大突破”、着力强化“六个推进”, 牢牢把握“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发展目标,坚定实施“三色共融、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0%、9.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今年,县人民政府将举全县之力,集中抓好五件大事:一是全力推进青峪口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全力推进一高两快干道建设,确保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年底通车、南段北段开工建设,一级路诺水大道县城至涪阳隧道入口段形成通车能力、涪阳至诺水河段全线开工,千方百计确保一级路米仓大道加快建设。三是全力争创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启动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四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规范建设市民之家,努力构建“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重拳整治“中梗阻”,增强营商环境竞争力。五是全力开源节流强化收支保障,着力培育兴县产业,打好工业发展攻坚仗,积极招商引资,依法组织国有资产清理营运,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落实厉行节约硬措施,打好行政支出“铁算盘”,筑牢民生支出“保障墙”,确保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的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坚定不移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促进经济稳定恢复增长
扎实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疫情输入和反弹,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扎实做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通人员闭环管理,全面推广应用“四川天府健康通”,周密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时节疫情防控;发挥村(社区)网格化作用,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冷链食品、物品和快递物流风险排查监管。稳妥有序开展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抓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治。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加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建设,组建感染、重症等专业医疗科室,全面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大力推动消费回暖升级。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开展消费提振行动计划,推进商贸集聚区建设提升,精心打造蜀景天街、红军街等商圈街区,加快巴万高速西出口至西门桥夜间经济示范带建设,大力培育夜间经济、社区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家政服务等消费潜力,多形式、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精心组织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等平台活动,积极开展节庆、展会促销活动。全面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至2022年底政策,持续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加强市场稳定保供,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全力优化消费环境,不断繁荣城乡消费市场。
千方百计激发市场活力。严格落实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九条措施”,全面兑现减税降费、援企稳岗、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等惠企政策,推动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中小微企业。定期组织召开银政、银企座谈会,力争新增信贷20亿元。认真落实市企业培育“四百计划”,支持传统企业通过重组、兼并方式转型发展,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力争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新增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优质建筑企业、规上服务企业和限上商贸流通企业。严格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帮助企业适销对路开拓市场,为企业发展开辟空间。全力完善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成长动力。
第二,牢牢扭住项目“牛鼻子”,不断释放振兴发展动能
持续扩大项目投资。紧扣“投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底线目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和县委“重大项目集中攻坚年”部署要求,确保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抢抓政策机遇,精准对接国省政策投向,高质量编制“十四五”专项规划,聚焦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等领域,前瞻布局、系统推进,争取重大投资。全年力争储备重大项目96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43亿元;实施市县重点项目171个,完成年度投资232.9亿元。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交通强县,持续打好第三轮交通大会战,积极推进通用机场、通江经宣汉至开州高速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南江至通江至万源高速公路纳入省高网规划,全力推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交通专项改善项目及红色旅游环线公路建设,着力构建“北向出川、东向达海”通江交通格局。加快推进环城南路、环高明湖经济带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用。完成30个增减挂钩项目验收、确保节余指标2500亩,完成22个土地整理项目验收、力争交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4000亩。扎实推进一批水利重点项目,力争完成二郎庙水库竣工验收、湾潭河水库蓄水验收和仓库湾水库主体建设,加快案家沟水库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城乡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王坪水厂。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新布井11口、钻井3口。加快构建110千伏“北部环网”,建成双泉35KV变电站工程。推进5G智慧杆塔建设,实现县城主城区和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
着力强化项目管理。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调度,专班保障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开辟“绿色通道”办理各类手续,逐项破解用地、资金、技术制约,加强水电气、土地、建材资源等要素保障。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乡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深入治理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严格项目实施规则,逗硬执行审批、招投标、调规调概等法定程序,努力营造一流施工环境、规范经济秩序。坚持项目“清单制”管理,继续落实领导挂包、挂图作战要求,一月一督查、两月一拉练、三月一会商,确保重大项目序时推进。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质发展现代农业。立足资源禀赋,保持专注定力,久久为功培育壮大七大特色农业。加强特色农业基地补缺连片、科学管护,发展通江银耳(食用菌)3.8亿袋,新造耳林资源1万亩,标准化管护茶叶基地2.2万亩、投产7.5万亩,巩固提升青花椒2万亩,低改核桃1万亩,新植蓝莓5000亩,新(改)建规模养殖场13个。高标准推进特色农业种源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建成通江银耳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力争将青峪猪产业园培育创建为市五星级园区并纳入省星级园区培育对象,将茶旅融合示范园、中药材(杜仲)产业园培育创建为市四星级园区,持续增强特色农业园区聚集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综合性科研机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升特色品牌市场竞争力。加强“农超、农企、农校”对接合作,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电商平台,构建顺畅高效的产品供应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扎实抓好“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示范县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农村撂荒地专项集中整治;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稻香杯”优质品种示范区15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5万亩,确保粮食扩面增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促进生猪稳产保供,全力推进“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争出栏生猪75万头以上。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紧扣“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目标,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配套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着力实施园区、企业、品牌、企业家“四大培育行动”。优化工业园规划布局,储备500亩以上工业标准地,实施以园招商、入园企业延链招商,落地一批工业项目。积极推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加快华能巴中燃机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一爻良方中药材加工技改、润鼎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巴山麻王火锅底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产运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指导培育企业升规入库,力争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四大现代服务业,启动秦巴商贸物流园、区域绿色消费中心、金融一条街建设前期工作。巩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设成果,提升“壁州创谷”运营水平,争创全国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争取秦巴商贸物流港、电子商务云仓落地建设。深入对接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动餐饮、住宿、家电、装修装饰等服务业提质提档,形成产业链延伸,拉动居民消费升级。开展企业升规入库攻坚行动,力争培育限上规上企业10户。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壁山森林公园、通江银耳博物馆、方山新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进川陕苏区纪念馆陈列布展,完成川陕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整体提升工程,完善提升诺水河、唱歌石林、空山天盆景区业态,布局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7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亿元。
第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协调繁荣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逐项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临时困难户的综合保障,跟踪监测贫困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深化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国工商银行定点扶贫和省直部门定点帮扶,推动帮扶成果进一步转化。扎实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努力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强化乡镇场镇和村庄整体规划,启动规划编制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5个。做好传统村落、文化古迹保护传承,培育创建最美古镇古村落。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新改建5座旅游厕所、一批农村无害化厕所,完成1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创建节水型社会。提升乡村便民服务能力,打造精品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站3—5个。积极发展乡贤文化,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持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严格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机构全覆盖。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城乡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同城电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培育壮大村级特色产业,做实农村集体经济,新培育专合组织10个、家庭农场10家、高素质农民800人。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立足“秀美山水红军城”定位,优化城乡规划和空间布局,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激发新区活力、疏解老城功能,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一副三圈”新型城乡格局。大力推进、全面保障高明新区开发建设,启动建设一批城建、商住、公共服务项目。大力实施老城基础设施补短板、提品质计划,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整治背街小巷,合理增设便民设施,完成13个城镇社区亲民化改造;盘活用好现有资源打造“红色街区”“红色旅游综合体”“红军大道”,启动城南路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外环道路建设及城建、商住、公共服务项目。开工建设县城水环境治理工程,启动主城区供水主管改造、天然气站迁建和长兴—城西天然气主管迁建工程,提高城区供水供气能力。积极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行动,聚焦“干净、顺畅、清爽”治理目标,推动车辆入库、垃圾进站、污水入厂、摊位归市,创建一批市容环境示范街道和社区,提升城市“颜值”。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为重点、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抓手,全力支持铁佛镇县域副中心建设,统筹推进诺水河、广纳等国家重点镇、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建设;深入实施中心镇“六大提升工程”和“五项改革措施”,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小镇。
第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汇聚一切发展要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争取实施一批专项改革试点。持续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国资布局与管理体制,全面开展县级部门、乡镇国有资产清理登记和规范管理,盘活国有资产经营。规范有序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统筹推进财税体制、金融创新、公立医院、基层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等改革发展。加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区域交易力度,力争交易收入不低于去年水平。
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好差评”与政务服务“好差评”二评合一,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联动机制和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确保政务服务事项按时办结实现100%。升级“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行“通畅办”,积极开展帮办、代办、领办新服务。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全面兑现落实政府承诺事项和便民利企政策。严肃问责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行为,着力解决“脸好看、事难办”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扩大开放协同发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万达开川渝区域合作,着力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向全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与粤港澳、京津冀等地区合作空间;积极开展革命老区经贸协作,文化交流;探索建立遂昌—通江长效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区;深化校地、企地合作,拓展多层次合作内容。出台促进开放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参加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提升全员招商、园区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实效,力争引进项目30个、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第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持续擦亮绿色生态本底
加强环境共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施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全面实施长江流域通江段十年禁渔行动,加强与秦巴山区和渠江流域生态合作,强化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启动实施城乡垃圾和城镇污水新三年推进方案,推进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启动7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城乡污水管网10公里,有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扎实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长江经济带自查发现问题、国家森林督察案件反馈问题整改,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各项工作。
推动生态共建。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编制完成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大力推行“林长制”,大规模开展“绿化通江”行动,完成营造林5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增长。整治提升国省公路干线,打造2条绿色景观廊道。抓好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落实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空间修复制度,启动通江县生物物种保护及生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抓好城市山脉和水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治水兴水,提高渠江流域防洪能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擦亮通江生态品牌。
促进绿色共享。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把减排降碳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实施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光盘行动”,引导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方式转变,全力创建一批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积极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创建一批节能减排示范单位。
第七,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完成省30件、市10件民生实事,自加压力办好5件承诺民生事项,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抓好基础设施完善,新(改)建一批农村公路,完成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投放乡村客运车500辆。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3处,避险搬迁安置95户,新建地灾隐患监测点98处。探索社会救助模式,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帮扶救助工作,扎实开展“五助一帮”活动,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审核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农民工维权中心维权作用,坚决依法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教师优秀、教学优质”发展思路,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及认定力度,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标准化中心校建设成果,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施职业教育“双示范”建设,加大特殊教育支持保障,完成通江中学高明校区教学楼、宿舍楼等主体及外装工程。深入推进“健康通江”建设,加快推进县妇幼保健院高明院区、县中医医院住院楼建设,规划建设片区医疗中心和县域急救救援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后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依法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持续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协同推进巴蜀文化走廊建设。完善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创业举措,确保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和养老金水平。加强退役军人安置和服务保障。规范建设“百镇千村·助爱牵手”儿童关爱项目,稳妥推进养老机构市场化,新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个。
深化平安通江建设。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生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实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坚决做好森林防灭火、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道路交通、项目工地等方面安全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坚持铁心布置、铁面检查、铁腕执法,以铁的作风推动各项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坚决杜绝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格遏制隐性债务,确保债务规模处于规定限额以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加强仲裁、争议调解,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深化县域边界联防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强化国家安全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等工作,支持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加强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关爱工作,提升科普工作水平,做好档案保密、地方志、社会科学、邮政等工作。
第八,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奋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学深悟透、真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把政府工作置于县委绝对领导之下,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根”和“魂”,把担当使命、加快发展作为主责主业,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身心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
依法行政重规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依法治县实践,推动法治通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启动实施“八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大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执行《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五大”程序,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城市开发、项目招投标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决策更透明、权力运行更规范。
担当作为抓落实。坚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把抓执行、抓落实作为政府系统最基本的职能、最鲜明的底色,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具体、具体抓、干实事。坚持主动担当、事不避难,认真研究、有序化解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诉求。严格实行工作“清单制+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坚定不移把“十四五”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实施好、落实好,坚定不移把县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实现好,努力干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清正廉洁树形象。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各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实施基层减负行动,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让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紧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强化监督、规范用权,强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定刮骨疗毒的决心意志,全面开展政府系统以案促改,认真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正风肃纪反腐,决不容忍贪腐现象在政府系统滋生蔓延,以实际行动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按照市政府“八个一批”的工作部署,今年我县“八个一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争取一批重大政策,挂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疏解一批老城城市功能,化解一批城建领域遗留问题,防范化解一批债务金融风险,解决一批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一批交通和环保乱象,整治一批“四风”突出问题。
民之所盼、政之所行。这里,我向全体人大代表承诺,今年重点推动、专题督办5件民生实事:一是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000个;二是为所有低保人员、特困人员、重残人员及返贫致贫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三是建成诺水河镇中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四是建成投用方田坝水厂,完成9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是新建蔬菜基地2000亩、社区菜店2个、乡镇农贸市场1个。以上5件民生实事,请各位代表监督县人民政府落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加快建成“一区三地、红色通江”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4.重大项目推进年:2020年2月巴中市印发《巴中市2020年“重大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将2020年确定为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年”。市委决定2021年继续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年”部署。
5.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同意新建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6.清四乱:清理河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7.农村“三权”: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8.三社: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
9.“5+1”特色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先进材料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和数字经济。
10.乡三有: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11.村五有: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12.户六有: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有安全饮水、有广播电视、有生活用电。
13.Ⅱ类标准: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14.一心两翼五组团:一心即由老城组团、城南组团组成的核心城区;两翼即西部组团为一翼,金堂、春在组团为一翼;五组团即老城组团、城南组团、西部组团、金堂组团和春在组团。
15.一区三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16.一干多支、五区协同:“一干”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成都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多支”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五区协同”则是强化统筹,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
17.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交通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18.六大突破、六个推进:“六大突破”即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交通建设、县域经济、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城乡提升突破,“六个推进”即大力推进经济持续发展、民主政治发展、文化繁荣兴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开放合作。
19.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0.“四方”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
21.四川天府健康通:2021年1月11日启用,是四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显示个人健康状况的二维码电子凭证,全省实行一人一码、亮码通行,实名认证。
22.五年过渡期: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
23.四个不摘: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4.百镇建设: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小而美”“特而优”的特色镇。
25.六大提升工程: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提升、产业集聚提升、环境风貌提升、文化传承提升、城镇治理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中心镇综合承载力,促进中心镇高质量发展。
26.五项改革措施:创新规划编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政和融资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振兴制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心镇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27.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28.林长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
29.金通工程:将有统一的乡村客运标识、招呼站(牌)、车辆外观、从业人员标识,分类建立班线为主、公交为补充、预约响应兜底的乡村客运基本服务体系。
30.五助一帮:爱心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和帮教。
31.职业教育“双示范”建设: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建设。
32.普惠性幼儿园: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