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四强化”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
(1)强化园区创建。锚定通江银耳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目标,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培育裕德源、品冠银耳等本土生产加工新型经营主体35家,引进福建祥云、好彩头等头部企业8家,发展通江银耳重点乡镇20余个、专业村37个,建设原生态核心种植基地4000余亩、集中连片示范基地75个,建成标准化木屑银耳生产及精深加工厂房12万平方米,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年综合产值超35亿元。
(2)强化科研合作。与省食用菌研究所、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福建农林大学、重庆中药研究院等5家食用菌领域科研团队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搭建通江银耳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全力开展银耳全产业链科研联合攻关。目前,已收集分离银耳特异种质资源350份,成功选育审定川银耳1号、川银耳2号、川银科3号、川银科4号、巴山3号、工银1号等段木银耳新品种6个,培育22-01、22-06段木银耳新菌株2个,全县银耳新品种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
(3)强化对外宣介。畅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在央视、省台播出《通江银耳》《通江银耳TVC》《冰镇银耳》《银耳记忆》等宣传纪录片,在《中国食用菌蓝皮书》对通江银耳进行专版推介,通江银耳先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目录,成为全省第九届农博会“最受欢迎农产品”,并作为全省唯一农产品参加全国“土特产”大集推介活动,通江银耳品牌价值达61.66亿元。
(4)强化联农带农。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创新“底金+奖金+薪金+股金”利益联结机制,设置耳林资源培育、旧耳棒回收加工利用、段木银耳种植等奖补资金,并与耳农签订保底收购和价随市涨协议,形成“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专合社、集体经济引领及代种代管代收等方式,吸纳核心园区周边10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辐射带动全县1.78万农户4.29万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