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畜”势勃发 乡村振兴“牛”劲十足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符理 刘玉莲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9-15 00:05 字号: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我县以本土肉牛品种“空山牛”为特色品牌,加快山地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做强种源,延链补链,推动肉牛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编号10号,来自两河口镇,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空山牛特征……”这两天,在火炬镇玉马村空山牛遗传资源保种场,畜牧站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开展空山牛种源系谱档案登记工作,通过建立空山牛保种科研体系,保证空山牛种群纯度,实现种源可持续发展。

“空山牛系谱档案登记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种基础工作,主要是摸清资源场每头牛的详细来源,包括出生地、出生日期、出生体重,以及牛的父母等信息,同时为每头牛拍摄标准照片,目的是为了顺利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对空山牛遗传资源的认定。”县畜牧站高级畜牧师王胜炯介绍到。

空山牛是通江特有的地方肉牛品种,具有耐粗饲、肉质细嫩等特点。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动以空山牛为核心的肉牛产业发展,设立了空山牛核心保护区和国家级保种场,联合省畜科院对空山牛进行系统性选育。同时,我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肉牛养殖。

“现在空山牛资源场存栏空山牛能繁母牛118头,种公牛15头,目前已经建立了畜禽保种必需的六个家系,为创建国家级保种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胜炯说。

政策的激励,让我县的肉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全县肉牛存栏11.4万头,出栏5.3万头。随着我县肉牛出栏量的持续增加,空山牛(第二养殖场)建设也如火如荼,当前工人师傅们正忙着模板支撑、绑扎钢筋,进行办公用房和扩繁舍的施工,整个现场一派繁忙。

“本项目于今年七月开工建设,占地30余亩,目前正在进行办公用房、扩繁舍施工,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可常年饲养空山牛1000余头,充分保障空山牛的种群数量,为空山牛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通江县空山牛(第二养殖场)建设项目业主代表赵利铭说。

强种源,延链条,加快实施山地肉牛产业集群项目。未来,我县还将规划建设川陕渝肉牛交易市场、肉牛精深加工厂、南方饲草交易分中心等项目,全链布局肉牛产业,力争把通江建成山地高效特色肉牛产品供给地。

县畜牧站副站长刘小雷表示:“为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快速转换,近年来,我县积极构建空山牛保种科研及产业发展体系,目前,现存栏纯种空山牛1万余头,并先后引进华牧、春凯、汇林等30余家企业落户通江,全力打造集种、育、繁,推、加、销于一体的空山牛全产业链,预计到‘十四五’末,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