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集成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6-17 00:20 字号:

今年是首批国家级经开区设立4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市委五届八次全会观大势、谋大事,提出“工作转段、发展转型、干部转变”重要要求,立足巴中正处于“四化同步”的“加速演进期”阶段特征,作出“集成支持巴中经开区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定,锚定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主战场,充分体现市委矢志不渝、集中精力拼经济搞建设的坚定决心。

创建国开区、做大主引擎,是巴中的必由之路。从全市经济总量看,巴中是2023年全省3个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2个没有过千亿的市州之一;从巴中经开区看,扩区移位兴文以来,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GDP总量和税收贡献、开放程度和承载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担起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用;从成功创建国家经开区的重大利好看,有利于获得国家在土地报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立项等方面的支持。坚决把工作重点向建立具有巴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转移,集成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成为必然选择。

产业集聚是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市委顺应产业趋势和基本规律,坚持全市一盘棋,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调增1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满足创建国家级经开区需求,优化全市工业园区布局,形成“一核引领、五区联动”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经开区配置、主导产业向经开区汇集,力度之大、举措之实,前所未有,必将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创建工作加快迈出新步伐,推动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规模质量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由单一独立向产业聚集转变。

创建国开区、做大主引擎,要坚定推进生态工业兴市、先进制造强市。巴中经开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聚集的主阵地,必须聚焦国家战略导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培育具有巴中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市委立足巴中产业基础,精选5大主导产业,细分18条赛道,集中力量打造“两个千亿级、两个五百亿级、一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指明了巴中产业突破的主攻方向。只要盯紧这个目标不动摇,抓牢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两个牛鼻子”,全力以赴打造全市产业“第一高地”,生态工业用地增加一倍、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三倍的目标,必定指日可待。

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是一项系统工程,5大方面30项指标,每一项都是硬骨头,每一天都是攻坚战。必须强化要素赋能、开放赋能、改革赋能,让经济发展主引擎成为思想大解放、项目大会战、全员大招商的前沿阵地。要充分放权赋能,加快形成和完善集中精简、灵活高效、务实亲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要强化科技创新,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高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要提升城市品质,聚集建设城市新中心,在提品质、展形象、惠民生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一流品质新城。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创建国家级经开区不是巴中经开区一家之责,全市上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牢固树立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意识,擂响干事创业、比拼赶超的战鼓,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加快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步伐,为高质量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提供坚强支撑。(转自《巴中日报》2024年6月15日 第01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