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艺术——蜀绣

来源: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1-03 17:24 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一针一线是底蕴,一丝一缕是文化。蜀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蜀绣,而在我们通江,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蜀绣“行家”——冉建华。

冉建华,生于1973年,自幼便与蜀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祖母的悉心教导下,8岁的她便开始了蜀绣技艺的学习之旅。祖母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要始终脚踏实地,用心传承并发扬蜀绣文化,用爱心、关怀与奉献,尽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句话,成了冉建华一生的座右铭。

20年前,冉建华赴成都拜师学艺,系统学习蜀绣技艺。“蜀绣最大的难度在于针法,有120多种,要求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由于有一定的刺绣基础,加上刻苦钻研,冉建华的蜀绣技艺日渐精湛,2023年,她被评为“四川省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四十余载春秋,冉建华将青春与热血倾注于蜀绣之中。她精通传统针法,更勇于创新,将成都与巴山的绣法巧妙融合,创造出独具川东北民俗文化气息的巴山蜀绣。其中,作品《通江银耳》以其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色彩,将通江银耳的鲜美与巴中山水的灵秀完美融合,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而《赤化全川》则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蜀绣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公司利用手工蜀绣技艺,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蜀绣定制服务。通过传承与创新,公司产品有五大创新系列:山水风光、人文地理、名优名特、个性张扬和祥瑞民俗五大创新系列。

先后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四川日报》《中国家庭报》《中国妇女报》、四川新闻网、巴中日报、巴中新闻、巴中妇联、通江新闻等30多家媒体报道。

“简单的绣法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只靠业余制作也不能形成产业规模。”2015年,冉建华入驻通江县创新创业孵化园,成立公司,开始做专业蜀绣。近年来,四川手绣前程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蜀绣培训班”等活动100余次,受众达2万人次,先后为各地输出23名骨干人员专业从事蜀绣传承保护工作,免费为全市三县两区培训绣娘5000余人次,实现居家灵活就业100余人次。

冉建华的故事是匠心独运的传奇,也是蜀绣之魂的生动诠释。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传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